如何跳出舒适圈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人们这么努力工作,就是为了生活过得舒适。所谓苦尽甘来,就是这个意思。
不过,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,每完成一个阶段小目标,我们的生活就会改善一些,精神也会满足一些,即生活暂时处于舒适状态。
那么,留恋片刻后,如果再不及时跳出安乐窝,勇攀高峰,那就无异于温水煮娃。
然而,就像冬天早晨起床,舒适圈也是很难跳出的。
还好,这里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......
列出生命清单。
比如:在青岛买一套可以看海的房子,买一台50万元的雷克萨斯越野车,开一家主营女性首饰的电商公司,去河南省少林寺旅游一趟,写一部职场爱情小说,等等,越详细越好。
哈佛大学有一项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,研究发现:那些3%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,25年来都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。然后他们分别称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。
目标分解为年度、月度、星期目标。
俗话说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现在大多数人恐怕兜里都没有足够现金,去售楼处现金全款买一套三百万的房子;也没有时间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就算兜里购买机票和预定酒店的钱。
没关系,我们可以每年存款2万元,或者10万元(能者多劳);也可以每两周看一本书,那么一年就是24本。如果专注于某一个领域,这24本书提供的营养,加上我们的经历,足够写出一部作品的草稿了。
按照轻重缓急,把阶段目标排序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做任何事情,都需要提前合理规划,这样才能高效率的执行,如期实现目标。
比如,到了周末,是答应跟朋友看世界杯球赛呢,还是把前天因为加班而落下的稿子赶一赶进度呢?不要轻易放任自己的惰性,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。
持之以恒。
常立志不如立长志。就像发动一场战争,大目标既定,各阶段目标已部署好,剩下的就要按部就班去践行。
知易行难,期间我们会因为工作忙、孩子哭、天下雨、停电、生病、忘事、没灵感等不确定因素,让执行二字很难落地。这就需要把目标贴墙上,和经常定闹铃。每天坚持进步1%,一个月可能感觉不到,一个季度就有点明显了。这方面,要相信“一万小时定律”。
适当修正小目标和方法。
有道是,彼一时此一时。执行着当初的计划,现在环境变了,如果客服困难,预计也不能实现阶段目标,那么就可以重新审视,然后适当校正目标,或重新排序,或增或减,或改变方式方法。
但是,不宜全盘推翻,再重新开始。
常定闹铃,最好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在校读书时同学们,作息时间一致、学习内容也相同,这种情况找作伴学习的好友比较容易。但对于已工作的人,就很难了,那么请不要忘记闹铃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