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翻译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这句话的意思是: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,(赵国都城)邯郸变成(秦国的一个)郡,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。
出处: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选段:
赵尝五战于秦,二败而三胜。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。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
译文:
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,打了两次败仗,三次胜仗。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。(赵国大将)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。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,(赵国都城)邯郸变成(秦国的一个)郡,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。
扩展资料:
这是一篇借古喻今的史论。文章首先指出战国时代韩、赵、魏、齐、燕、楚六国被秦所灭的原因在于“赂秦”。接着分析赂秦之害。
作者虽未能科学地分析秦灭六国的本质原因,但他能抓住“赂秦”这一关键性问题,借史实为据,揭示那些献地赂秦、妥协求和的国家,最先被秦国灭掉的历史教训。
作者揭示这一教训,意在借题发挥,批评当时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,颇能切中时弊。全篇围绕题旨,构思缜密;纵横捭阖,言简气盛,被称为“雄壮俊伟”之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