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高血压病防治指南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高血压(hypertension)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(收缩压和/或舒张压)增高为主要特征(收缩压≥140毫米汞柱,舒张压≥90毫米汞柱),可伴有心、脑、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。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,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。在整体人群,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,以收缩压更为明显,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,脉压也随之加大。近年来,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、脑、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,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,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,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,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,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。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,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,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,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,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,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。除评估诊室血压外,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,以控制血压,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。
控制体重:超重者应努力减肥,这是降压的最佳方法。日本的研究资料也认为,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素,80%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减肥,可以使血压下降。我国医学家指出,无论是高血压患者,或者正常血压的肥胖者,减轻体重均可使血压下降,心率减慢,血浆尿酸,胆固醇和血糖减少,而且可减少用药剂量。 测重的简便方法:身高(厘米)-105±10%为体重值(公斤)的正常范围,超过上限为超重。对于肥胖度在+10%以下的普通劳动者和运动的正常人,男性每天摄入热量以2000千卡,女性以1800千卡为宜;肥胖在+20%左右者,摄入热量男性以1700千卡,女性以1500千卡为宜;对于高度肥胖者,男性以1100~1400千卡,女性以1000~1200千卡为宜。 减肥使血压降低的机制,可能与胰岛素减少,交感神经的抑制和肾素-醛固酮的抑制等有关。
适当运动:每日至少3次,每次20分钟做体操或运动,能改善血压情况。我国学者提倡,中老年人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,并注意心静、体松、气和,持之以恒,有助高血压康复。因此,高血压病人应有规律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,如跳舞、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,但应避免参加竞争性或剧烈性质的运动项目。
限制食盐:正常情况下,人体对钠的生理需要量每天仅为2~3克,但实际膳食中含盐量高达10~15克,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,太低了患者很难接受。
适当补钾:每日摄入5~7克钾,可使血压降低4~9mmHg。另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,增加钾的摄入量即使不显示降低血压的作用,亦可预防脑中风、心室肥大、肾功能低下的发生,降低由高血压合并症所致的死亡率,故高血压患者应适当补钾。水果、蔬菜、豆类等都是含钾较多的食品,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。
限酒戒烟:饮酒可通过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升高,影响血管紧张素、血管加压素及醛固酮的作用,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等机制,使血压升高。同时经常饮酒也影响药物治疗,血压不易控制,因此,高血压病人应限制饮酒,最好将饮酒量限制在每日25克以下,或最好不饮酒,低酒精类的啤酒也应控制。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吸烟者恶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,亦可增加冠心病与猝死的危险性,故应戒烟。
适量补钙:高血压患者普遍显示钙的摄入量较少,适量补钙或增加硬水和牛奶的饮用量,可使血压不同程度地降低。
保持情绪乐观: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一切忧愁、悲伤、焦虑、烦躁等不良精神刺激,可使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,血压升高,因此,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控制情绪,排除杂念,保持心情舒畅和心理平衡,这些都有利于维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,对降低血压有益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