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足太阴脾经图解:[1]

足太阴脾经图解:[1]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足太阴脾经图解:[1]

足太阴脾经一共21个穴位,起于隐白穴,循行于大都穴,太白穴,公孙穴,商丘穴,三阴交穴,漏谷穴,地机穴,阴陵泉穴,血海穴,箕门穴,冲门府舍穴,腹结穴,大横穴,腹哀穴,食窦穴,天溪穴,胸乡穴,周容穴,最后止于大包穴。

此经络可以治疗男科病,妇科病,消化不良,关节炎等症状。

(1)隐白穴定位在脚大拇趾内侧趾甲旁约0.1寸。

(2)大都穴定位在脚大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缘,赤白肉际。

(3)太白穴定位在脚大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小头后缘,赤白肉际。

(4)公孙穴定位在脚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,赤白肉际。

(5)商丘穴定位在内踝前下方凹陷中。

(6)三阴交穴定位在内踝搞点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

(7)漏谷定穴定位在三阴交上3寸。

(8)地机穴定位在小腿内侧,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。

(9)阴陵泉穴定位在小腿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。

(10)血海穴定位在大腿内侧,靠近膝盖旁边的2寸左右。

(11)箕门穴定位在大腿内侧,血海穴上6寸。

(12)冲门穴定位在腹股沟小腹与大腿交接处。

(13)府舍穴定位在下腹部,冲门穴斜上方1寸。

(14)腹结穴定位在肚脐眼旁开四寸。

(15)杰况大横穴定位在茄特腹仗总昆中部,距脐中4寸。

(16)腹哀穴定位在上腹部,当脐中上3寸。

(17)食窦穴定位在胸外侧部,第5肋骨间隙,距前中线6寸。

(18)天溪穴定位在第4肋骨与第5肋骨之间。

(19)胸乡穴定位在胸外侧部,第3肋骨间隙,距前中线6寸。

(20)周荣穴定位在胸外侧部,第2肋骨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

(21)大包穴定位在胸外侧部,腋窝中线上,第6肋骨间隙处。